該展於今(3/11)日下午辦理開幕式,會場冠蓋雲集,在悠揚的古箏樂聲中,配合大甲五十三庄舞獅、擊鼓表演及妙璇舞蹈團結合書法藝術的跨界舞碼演出揭開序幕,立法委員黃國書委員、市議員顏莉敏、市議員陳清龍、臺中市政府黃景茂秘書長、文化局陳素秋專委、港區藝術中心郭恬氳主任、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陳維德教授、前國故宮博物院南院籌備處處長洪慶峰先生、前法務部部長施茂林先生、大甲鎮瀾宮顏清標董事長、財團法人臺中市港區文化藝術基金會陳大松董事長,以及各級民意代表與多位學術界、書法界、政壇重量級貴賓出席近500人參與盛會。
臺中市政府黃景茂秘書長致詞表示,此次代表臺中市政府林佳龍市長參與全國最大的書法展,感受到陳志聲老師的驚人創作能量,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作品是其才思泉湧的自創詩詞,每幅作品都體現出其五體融合、萬法歸一的書法境界,字字跳躍紙上,賞詩如同觀景。
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陳維德教授致詞表示,陳志聲參事年輕時就嶄露其書法的才華,雖說有三次師生緣份,但實質上是相互切磋砥礪,其國學底蘊厚實,各體技法通透,字裡行間書體運用自如,創造自己獨有的特色,不僅在國內連中國藝文界都對其作品讚賞有佳,爭相收藏。而其即時創作詩詞的才思敏捷不亞於七步成詩的魏國曹植。
此次展覽適逢一生奉獻地方的書畫家黃海泉(1897-1994)一百二十歲冥誕,而在書畫家黃海泉逝世前,曾託家屬將幾幅手工大型宣紙(145公分*362公分)交給陳志聲老師,陳志聲老師收藏20多年未曾使用,這次適逢黃海泉120冥誕,特別寫上「大學之道」向這位書畫家致意,並特別邀請其孫女黃雅婉女士出席,增添會場溫馨,更展現陳志聲老師為人謙遜感恩的特質。
陳志聲,字谷音,號墨儒,出生於臺中沙鹿。自幼家貧,習文弄墨對自中學時期即半工半讀的陳志聲而言是種奢求。就讀於清水高中時期有幸獲得曹緯初校長的指導,開啟了他對書法藝術的興趣,一窺翰墨之妙。其後就讀中興大學、客居臺北異鄉及服任公職其間,分別受陳炫明、陳維德及杜忠誥等書藝大家的指導,補足其獨學之不足、豐富其書藝史論更體悟出萬法規一之理,從而悠遊於各種書體之間,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境界。
浸潤於書藝創作領域四十餘載的陳志聲,以「不期飛黃騰達,但求突破現狀」自我期許,追求作品達到真善美的境界。他認為:書品即人品,心正則筆正;書法創作貴在智德合一。秉持著敦品篤學、恪遵法理的精神,即便公務繁忙,仍於近耳順之年入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博士班就讀,探究書道之精髓。勤於書藝的陳志聲,曾連續三年榮獲全省美展書法類前三名,而獲永久免審之殊榮。囊括臺灣多項指標性美術比賽書法類首獎的陳志聲,近年更受到中國大陸邀請,先後於北京中國美術館、湖南齊白石紀念館、河北博物院及福州畫院等知名場館舉辦書法個展,其成就堪為書法界之標桿。恩師陳維德教授讚其:「楷法則勁挺秀潤,意在歐虞之間;行草則圓勁婀娜,開闔有致;隷法則嚴整中雜以流利,儀態萬千,時時出人意表;篆書則圓轉自然,清雅而饒古意,皆蔚然大觀,值得細細品味。」
本次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邀請陳志聲於港區藝術中心展出,以「朗潤雅樸」為題,傳達陳志聲對書法創作「疏朗、秀潤、淡雅、樸實」意境的追求和自我期許。展出的180件作品分為國趣風雅、詩辭清韻及石谿鴻泥三大類,各種書體皆備,長卷、冊頁、屏風等各種裝裱形式皆有,量多質精,觀者可看見書家長期耕耘之書法功力及清麗文采。
聯絡人:賴祈宏
聯絡電話:04-2627456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