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熱門公告 > 市政新聞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中市府:空汙評估報告第一期已公布 二、三期完成後完整公布

針對有環團今(13)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批評台中市空汙議題,台中市政府環保局長白智榮表示,市長林佳龍上任後勇於面對空汙問題,105107年的「空氣污染物PM2.5環境調查及健康風險評估作業」是他的承諾之一,105年第一期已公布,106年第二期驗收中,107年第三期進行整合性調查,正在招標中。空汙資訊必須嚴謹完整,全部完成後將完整公布,請各界放心。

至於環團關心有學者調查環境戴奧辛增加,是否導致市府不願公布?白局長強調,這是環團對計算單位不同的誤解。學者調查分析的單位為飛克(fg),跟標準所使用的奈克(ng),小了106次方倍。環保署在西屯測站之環境戴奧辛檢測結果值,由101年的91 fgTEQ/m下降至106年的67 fgTEQ/m,呈現下降趨勢,且每一年的結果皆低於日本環境戴奧辛空氣品質標準600 fg-TEQ/m3。市府不滿意,會繼續努力強化空汙改善。

環保局說明,市長林佳龍實踐上次的施政承諾,上任後即刻編列15千萬預算,自105年起分三年、連續三階段執行「空氣污染物PM2.5環境調查及健康風險評估作業」,105年「后里區、西屯區、大雅區及港區空氣污染物健康風險計畫-環境污染調查計畫」已公布;106年「后里區、西屯區、大雅區及港區空氣污染物健康風險-環境污染調查計畫」正在驗收中;107年「后里區、西屯區、大雅區及港區(大肚、清水、沙鹿、梧棲、龍井)空氣污染物健康風險調查計畫」則在辦理採購招標程序中。

環保局表示,105年第一年執行調查時,受限於健保資料庫只提供至103年的侷限,研究人員只能依87年至103年林巿長尚未上任前的健康資料初步分析。因此,第一年的環境汙染物調查樣本數不足,必須結合連續三年的環境調查數據補強與交叉比對分析,才能模擬推估趨勢,並擬定短中長期改善計畫,符合科學調查精神。若三階段未全數完成就貿然公開資訊,恐怕不符合科學精神,也無法發揮保護市民權益的功能。

白局長表示,105年執行「空氣污染物PM2.5環境調查及健康風險評估作業」的同時,環保局對改善空氣品質一刻不鬆懈。外界關心的一級致癌物問題,環保局針對PM2.5也透過86項改善空汙防制策略進行改善,近四年來已見成果。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空品監測站數據,今年110月的PM2.5平均值每立方米18.8微克,相較去年同期20.4微克改善1.6微克,8年來最佳。至於沿用最嚴格舊制紫爆標準,紫爆天數由今年11012天,較去年同期18天減少6天。重金屬管制也籍由訂定電力業第三次加嚴標準,針對一級致癌物-重金屬加以嚴格管制,是全國第一個納入標準的縣市。

白智榮強調,改善空汙非一蹴可幾,環保局按部就班進行,為保障民眾獲得最完整且正確的資訊,「空氣污染物PM2.5環境調查及健康風險評估作業」在三階段計畫完成後,一定會公開透明地公布完整計畫成果供市民檢視。(11/13*1)*環境保護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環境保護局空氣品質及噪音管制科

聯絡電話:04-22276011分機66200

  • 市府分類: 環保綠化
  • 發布日期: 2018-11-13
  • 點閱次數: 3108
至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