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老舊公廁改造,108至去年爭取環保署補助經費改善137座公廁,將高齡者、家長、女性及小朋友等使用者需求納入設計考量,增設坐式馬桶、置物台、掛勾、求救鈴及兒童洗手台等友善設施,加強通風並採用LED燈具、省水馬桶等節能節水設備,同時廁所外觀也加上當地特色景點或農產品彩繪,提升民眾如廁舒適度並推廣在地特色。
環保局說明,市府推動老舊公廁改造,其中,北屯區四張梨公園廁所燈光採柔色省電燈泡,廁所內設置親子廁間、尿布台、兒童洗手台、兒童安全座椅、掛勾及置物台等設施,家長帶小朋友出門如廁也便利;太平區九二一震災紀念公園及大甲鐵砧山風景區廁所增設兒童洗手台,外觀有太平農產品荔枝、大甲當地自行車產業與櫻花彩繪,民眾上完廁所還能拍網美照,推廣在地觀光;市立圖書館南屯分館廁所則全部改為坐式馬桶,並增設無障礙廁所,友善行動不便民眾。
市立圖書館南屯分館志工媽媽王陳小姐說,原本圖書館廁所都是蹲式馬桶,行動不便者要上廁所,只能走到地下室1樓的無障礙廁所,燈光昏暗通風也不良,修繕後都改成坐式馬桶,廁間還裝設扶手,整體空間變得明亮,還提供衛生紙、洗手乳,非常貼心。
公車司機劉先生表示,工作常跑這條路線,四張犁公園位於北屯區四民里、仁和里、仁美里、同榮里聯合活動中心旁,修繕前的廁所很舊有異味,改造後廁所內部通風效果很好、整潔明亮,有自動沖水式的小便斗及置物架可以放東西,非常便利;散步民眾曹先生也表示,改善前小便斗靠近門邊,會擔心路過的人看到自己上廁所,改善後增添隱蔽性,環境也明亮,非常舒適安全。
環保局長陳宏益指出,市府改善137座公廁,其中女性廁間增加28間,坐式馬桶增加113個,坐式及蹲式馬桶比優於2:3,並採用節能節水的照明、便器等設施,落實環保永續理念,今年則已爭取環保署補助經費2,436萬元,市府也編列經費609萬元,預計再改善82座公廁,蹲式廁間全面加裝扶手,打造乾淨、明亮、友善又環保的如廁空間。
另外,為避免蠶豆症患者使用公廁時接觸或吸入萘丸揮發物質,引發身體不適,公部門公廁自今年2月1日起禁止使用萘丸,私部門公廁則加強宣導,改變廁所管理單位使用萘丸的習慣,讓公廁環境更友善。(2/13*10)*環保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環保局 陳科長
聯絡電話: 04-22289111分機6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