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北區三民路、崇德路、五權路、錦南街為路型複雜、車流量大的五岔路口,台中市政府交通局持續調整周邊交通設施,提升車流順暢度及行車安全。副市長陳子敬昨(22)日主持道安會報表示,經交通局改善車道配置及預告標誌等措施,已有效減少車輛交織情形,未來將持續觀察車流狀況適時檢討,讓用路人安全再提升。
市府昨日召開第135次道路交通安全督導會報,由交通局進行「北區五岔路口 交通工程設施精進作為」專案報告。陳副市長指出,交通局已完成調整三民路(往北屯方向)及崇德路車道配置,並在三民路(往北屯方向)、崇德路、五權路與錦南街上游路口端增設預告前方車道配置標誌,崇德路車道則調整為3快車與1機車優先道,供用路人遵循。
陳副市長表示,預告前方車道配置標誌可讓用路人提早知道變換車道,交通標線與標誌改善則希望提升道路安全,用路人行經路口時也應注意相關交通設施,以策安全。
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五岔路口行車動向複雜,整體車流量也不少,交通局持續性調整周邊交通設施,包括加強機車兩段式左轉標誌、輔1標誌內容明確性及地面標繪行車動向標字等措施。因應道路容量有限,造成紓解車流效率較低,交通局與建設局偕同規劃三民路(往北屯方向)中央分隔島偏心工程,將原2車道拓寬為3車道,預估可改善該路段車流壅塞情形;同時,崇德路車道配置已調整為3快車與1機車優先道,可提升右轉車流續進效率,並兼顧直行錦南街的機車駕駛用路人。
交通局說明,三民路、崇德路、五權路與錦南街口交通標線與標誌改善奏效,以下午尖峰時間交通狀況比較,在今年6月改善前,三民路(往北屯方向)停等長度約150公尺,容易回堵至上游錦新街,改善後停等長度縮短至90公尺,紓解效率約1至2週期即可紓解,左轉車輛一小時則可增加430台車輛。崇德路部分,經改善後,停等長度由95公尺縮短至60公尺,紓解效率也約1至2週期可紓解,左轉車輛則一小時可增加280台車輛。(7/23*16)*交通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交通局 蘇小姐
聯絡電話:04-22289111分機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