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打造更安全、便利、友善的步行環境,積極推動行人空間與通學環境改善工程,台中市政府今(18)日由交通局率隊,會同建設局、警察局、教育局及區公所等單位,前往台北市實地考察,交流人本交通建設成功案例與實務經驗,市府團隊除借鏡空間改造對交通行為的影響,也與設計施工團隊分享工程挑戰與市民溝通過程,為日後台中推動類似計畫提供寶貴參考,展現市府持續精進城市交通規劃的行動力。
交通局表示,台中市與台北市同位於中部與北部生活圈的交通樞紐,交通規劃因應車流順暢、保障行人通行安全,成為各縣市優化交通首要任務,為精進以「人本交通」為核心的交通器質與效益,此行參訪由內政部國土署、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及工務局三方就近年推動成果與前瞻規劃進行深入交流。
「交通工程規劃以人本為出發,要讓台中成為你行我也行的宜居城市」,交通局指出,市府團隊特別走訪具有代表性的人本案例場域師大路人行道改善工程,觀摩其拓寬人行空間、街角轉角改善及友善區域設計後的實際成效。現場不僅觀察空間改造對交通行為的影響,也與設計與施工團隊探討工程挑戰與市民溝通過程,傾聽民眾需求,打造強化道路安全的交通設施,配合民眾守法觀念,共同營造安全的通行環境。
對台北市推動交通建設的用心與專業,交通局獲益良多,以台北市交通局分享的師大路案例,為台北市整合多部門協力、分階段推動人本政策的典範,並以數據分析及民意回饋持續優化空間規劃,為台中目前積極學習的方向,此次交流有助於深化縣市合作,也突顯台中市在建構更安全交通環境上的高度用心與政策前瞻。
市府團隊把握取經機會,馬不停蹄的參訪過程,對台北市敦化國小周邊通學道環境改善工程,深入分析人行道重鋪、無障礙設施、導盲設施優化與機車避車彎設置等具體成果,此區為人車混流熱點,台北市以系統性規劃改善學童通行安全,值得台中借鏡應用於校園周邊交通設計。
最後,考察團前往天母「畢卡索標線藝術三角島」,此處以創新標線設計導入人本思維,包含設置行人庇護島、縮小車輛轉彎半徑、行穿線退縮、左轉專用道設置等措施,有效引導車流、強化視覺導引並提升行人安全。這類結合視覺設計與交通工程的創意方案,也讓台中在推動人本交通上有更多靈感與參考。
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台中市除了工程建設外,市府亦持續於校園、社區推動交通安全宣導,包括邀請超人氣兒童劇團演出、製作宣導影片、結合在地參與擴大影響力。交通局下週更將舉辦「大車視線死角體驗活動」,讓民眾親身坐進大型車駕駛座,了解駕駛「看不見」的盲區,提升民眾對交通安全的警覺與自我保護意識。
「交通建設不只是鋪路,更是以人為本的城市溫度」葉局長表示,透過不斷學習與跨縣市合作,強化實務經驗,交流經驗促進合作,激發交通改善的創意,台中將持續推動以人為核心的交通環境,打造更安全、友善的幸福城市。(7/18*10)*交通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交通局 盧小姐
聯絡電話:04-22289111分機6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