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東勢區重要交通建設──埤豐橋改建工程提前4個月完工並正式通車!埤豐橋是東勢山城第一座跨越大甲溪的重要橋梁,使用已逾40年,連結台中東勢、豐原、石岡、新社及苗栗卓蘭,是當地重要聯絡道路。由於921大地震造成橋梁受損,加上大甲溪河道不斷下切影響穩定性,市府斥資10億元推動改建,打造全新「雙塔斜張橋」,盧秀燕市長今(1)日親自主持通車祈福典禮,見證山城交通建設提前達標的重要里程碑,強調不計代價只為給市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盧市長表示,石岡壩上游的埤豐橋雖然全長不到400公尺,卻是中部山城的重要交通命脈,但曾因921落橋修繕及近年大甲溪河道持續下切影響橋梁穩定性,因此市府投入10億元改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安全」。過去橋墩年久損壞,遇到颱風或豪雨時令人擔憂,如今能以堅固的新橋取代舊橋,還能提前4個月完工,讓市民安心往來,「花再多錢也值得」。
盧市長強調,埤豐橋的改建展現市府決心,不僅完成山城居民期盼已久的安全橋梁,也帶來多重效益。首先是交通更便利,新橋設有人車分道設計,車輛走中間、行人走兩側,不僅安全也更舒適。第二是促進經濟與觀光,道路愈安全、通行愈便利,就能吸引更多人走進山城,帶動地方發展。第三則是生態與動物保護,施工過程中除了保護大甲溪的水域生態,如台灣畫眉等15種鳥類,及台灣鬚鱲、石𩼧、沼蝦等水生物種,更特別設置人工燕巢,幫助燕子築巢安家,展現交通建設與生態共榮的理念。
盧市長最後感謝地方里長、民意代表及鄉親的支持與包容,讓工程能順利推動與完成。她強調,埤豐橋不僅是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更是一座象徵安全、便利、發展與生態共存的新地標。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也到場祝賀,他表示,埤豐橋通車是地方多年來最期待的日子,不僅守護鄉親安全,也是地方發展的重要建設。過去橋梁因河道沖刷屢受影響,市府願意全力投入經費與心力完成改建,讓地方鄉親終於等到這一天,他特別感謝市府團隊與施工人員的努力。
副院長進一步指出,石岡壩上游水量豐沛,對下游河道與橋梁沖刷力道極強,這正是地方長年擔憂的原因。他呼籲中央政府未來能持續協助地方加強水利及橋梁安全維護,讓市府與中央攜手合作,共同守護民眾安全。
副院長也說到,這座橋的意義不只在於安全與便利,更兼具美觀與地方特色。橋梁設計融入在地農特產「柑橘」的意象,讓橋樑不僅是交通設施,也是山城的重要地標。從橋上可遠眺大甲溪與石岡水壩,視野開闊,更與周邊的腳踏車道、觀光景點串連,未來將成為兼具交通功能與觀光價值的新亮點。他也特別感謝過去3年來協助交通引導與維護的志工,無論風雨都守護地方交通,才有今日順利完工的成果。
建設局長陳大田說明,埤豐橋新橋全長383公尺,橋寬由10公尺拓寬至12公尺,採雙脊背鋼橋設計,大跨距鋼橋跨越車籠埔斷層與大甲溪深槽區,大幅減少河道落墩數,提升防洪安全與橋梁穩定性。新橋更融入地方農產意象及夜間照明設計,兼具實用與美感;雙側設置1.5公尺人行道,並規劃4處景觀平台,提供民眾休憩與觀景,成為山城新亮點。
陳局長補充,工程團隊克服高空作業、臨水施工及汛期風雨等挑戰,在市府與施工單位共同努力下,比原定工期提前4個月完工。新橋啟用後,不僅加強東勢、豐原、石岡等地交通連結,也有助串聯后豐鐵馬道、石岡水壩及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等觀光資源,進一步帶動地方發展。
今日通車典禮,包含立法院江啟臣副院長、市議員張瀞分、吳振嘉、市府建設局長陳大田、客委會主委江俊龍、捷工局長蘇瑞文、豐原區長洪峰明、東勢區長翁培真、石岡區長徐天龍、新社區長林淑惠、東勢區農會理事長劉進業、豐原區戶政事務所主任夏秀琴、東勢區戶政事務所主任連詩季、石岡壩管理中心主任李政忠及在地里鄰長皆親自出席;市議員陳本添、邱愛珊、陳清龍、謝志忠、蔡成圭也派員共襄盛舉。
(9/1*6)*建設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建設局 黃小姐
聯絡電話:04-22289111 分機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