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企業轉型,力抗關稅衝擊,今(23)日舉辦「114年度台中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簽約儀式」。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林敏棋代表局長張峯源出席表示,今年有35家業者申請並獲得補助,其中,市府為減輕企業因美國關稅政策造成的衝擊,有3家受影響的廠商補助款加碼10%,鼓勵產業技術升級,布局國際多元市場。
經發局表示,市府作為企業最強的後盾,自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結合中央經費辦理台中市地方型SBIR,挹注台中市250家企業創新研發所需資金,補助款共計逾1.8億元。今年各企業橫跨金屬機械、創新服務、民生化工、生技醫療及光電資通等領域,在全球經貿局勢的挑戰下,以AI導入傳統製造業或應用於商業模式創新,成為產業發展趨勢。
經發局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產業震盪,不只是挑戰,更是企業轉型契機,走向價值驅動的創新路徑。例如今年獲補助35家業者中,以盛工業開發AI智慧推薦模組化平台,改善工具機產業過往耗時費工的E-mail報價及選型溝通的流程,回應市場日益殷切「快速接單」與「即時報價」的需求。
此外,因應近年國際供應鏈變動迅速,侑鋒實業從自行車零件跨足樂器產業,採用五軸CNC精密加工技術,結合精密模具的製造經驗,研發一體成形、可調式薩克斯風吹嘴,投入台灣高品質薩克斯風市場。
經發局表示,今年因應關稅及匯率雙重衝擊,為協助產業力抗風暴,市府持續盤點受衝擊產業、掌握業者訂單與市場受影響情形,並提出因應對策,包括產業分散外銷市場、拓展非美市場、租稅與金融紓困措施等,首波提供參展補助2,500萬元給9大領先指標產業公會,協助業者前進德國、波蘭、日本、捷克等國家參展,已見成效,包含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台灣木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及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等4家公會共申請補助1,250萬元,預計創造逾2,000萬美元商機。
經發局提到,《天下雜誌》近日公布「2025年永續幸福城市大調查」結果,台中市在「經濟面向」再傳捷報,排名從去年第3名躍升至今年第2名,展現強大的經濟活力與城市競爭力!台中經濟表現持續亮眼,經濟指標連續17季保持4項以上冠軍,充分展現台中產業源源不絕的創新動能與競爭韌性。(9/23*7)*經發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江先生
聯絡電話:04-22289111分機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