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府教育局表示,「物聯網X自造者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由台中市中小學教師攜手共組,以跨校交流方式共同研發跨領域科技實作課程,培育教師們深耕動手做及問題解決能力的軟實力,以應用於教學實務。
例如台中二中教師林玉榮研發STEAM在教學的應用進行彈珠台製作、豐原高中教師郭再興發展懶人自動化水族箱、台中女中教師王裕德設計手機搖控的立體燈具實作、北新國中教師游世南設計機械手臂在教學上應用、溪南國中教師胡啟有研創智慧型海水缸養殖系統、東光國小教師李清峰及省三國小教師江昭漢設計物聯網實作-溫溼度盒子、崇倫國中教師黃忠志設計RFID門禁系統,培養學生運用科技工具、跨領域整合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專業學習社群召集人台中女中教師王裕德表示,「素養」是孩子與未來接軌的關鍵能力,每次社群聚會時,看到參與教師們認真學習、共同備課,攜手為提升孩子素養而努力研發各學習階段銜接課程時,心中就有股莫名感動。
台中女中高一王同學分享學習心得表示,她非常期待每次課程,從中都有不同收獲,也很喜歡自己動手做的感覺,憑藉自我努力讓機器運作、嘗試新事物,還有最開心的是和組員一同合作完成作品,很有成就感!
此外,大甲高工機械科教師也與大甲國中教師團隊策略聯盟,發展以智慧節能自行車為主題的創客課程模組,透過「創客與程式」、「機器與仿生」、「綠能與機關」、「科技與生活」4大課程主軸建構國中學生基本科學素養與概念。
同時,並結合大甲在地文化及自行車產業資源,推動學生科技與人文素養結合,以問題導向的課程學習,激發學生對科技課程主軸產生學習興趣,再經由實作探究課程,讓學生瞭解智慧節能新科技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大甲國中三年級林同學表示,在模型系統組裝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但經過小組討論、老師指導,逐一把問題解決,完成大家一起設計的成品,很有成就感,自己動手作更是很棒的體驗。
教育局長彭富源表示,12年國教新課綱強調「核心素養」教學,以跨學科知識整合的理念為基礎,提供學生統整性的學習經驗,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知識、能力及素養,並期待學生積極反思、參與全球性科技議題。台中市今年高中職改隸市立後,教師資源更能充分整合,透過跨校籌組專業社群,共同研發創新課程,提升教育發展能量。
彭局長也指出,目前台中市已有120所學校、超過600支以上機器人融入教學,學校並參與各項國內外比賽,表現亮眼,屢獲國際獎項佳績;近3年市府也投入超過1,000萬元,補助超過30所中小學設立創新學習實驗室,未來將持續挹注資源,推動機器人教育及科技創客教育,並以「青年希望工程」媒合科技產業資源投入教育體系,共同合作籌組產學聯盟,完整規劃學生就業技能養成與人才培育銜接體系。
(11/24*19)*教育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教育局 詹小姐
聯絡電話:04-22289111分機5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