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朱暖英今日在總質詢時,指市府近幾年的借款金額較前市府高。市府指出,台中市104及105年1年以上長期債務並未增加,均為565億元,雖然105年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增加237億元,但其中當年度有263億元是議會通過預算准予舉債,市府並無動用的額度。
此外,市長林佳龍執政第一年的104年度實際借款金額約59億元,105年度約114億元,2年加起來173億元;而103年度前市府實際借款金額約193億元,因此,林市長上任後2年的實際借款金額,其實還比103年單一年低。
而新市府上任時,舉債空間只有321億,在市府審慎管控下,除了收入面的增加、全國GDP的成長,使得台中市的舉債額度由1284億元成長到1486億元,舉債空間增加202億元,在債務支出方面呈現正向循環。另外,在賒借收入部分,前市府從100至102年撙節數為191億元,林市長上任後,103到105年則撙節367億元。
台中在99年升格直轄市後,城鄉差距大,今年並躍升台灣第二大城,各項建設亟待發展,包括2018台中花博、2019東亞青運、2020世界蘭花展覽與會議等大型活動與賽會,及南山截水溝、水湳智慧城、綠美圖、智慧營運中心、大車站計畫、山手線環狀鐵路等大建設都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為促進台中均衡發展,市府持續挹注經費,審慎編列預算,將錢花在刀口上,帶動台中崛起。
目前台中市財政狀況穩健,平均每人負擔債務為六都第二低,截至106年10月底止,台中市平均每人負擔債務約3.3萬元,低於高雄市的9.27萬元、台北市的4萬元、新北市的3.7萬元、台南市的3.42萬元,僅高於桃園市的1.03萬元。
此外,台中已借款金額在六都中其實並不算高,截至今年10月底止,六都實際借款金額由高至低分別為,高雄市2573.3億元、新北市1488億元、台北市1078億元、台中市918億元、台南市644.36億元、桃園市224.03億元。台中實際借款金額為六都第三低,更遠低於高雄及新北。
另預估至106年底,六都累計未償餘額預算數由高至低分別為,高雄市2,499億元、台北市1,981億元、新北市1,200億元、台中市1,063億元、台南市612億元、桃園市352億元。與高雄、台北相比,台中也明顯低了許多。
台中正處於大建設階段,要把過去沒建設到的,現在都補回來,台中已借款金額不若北高多,而可舉債上限額度1,486億元,又較台北市的4,252億元、高雄市3,108億元,明顯偏低許多,無法因應建設需求,顯示《公共債務法》相關規定對台中並不公平,期望中央修正《公共債務法》六都最高舉債上限分配比率,以落實北、中、南均衡發展。
此外,為開源節流,台中市辦理「市地重劃」及「區段徵收」,除可有效開發與利用土地,並能節省建設經費、增加市府財政收入,帶動地方繁榮發展,舉例來說,台中市積極開發的新光、廍子、水湳機場原址等區段徵收,可標售土地面積約65公頃;而第13、14期等市地重劃,可標售土地面積約59公頃,合計124公頃。扣除開發成本後,估算盈餘約可達1,000多億元以上。(12/12*6)*財政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財政局
聯絡電話:04-2228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