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局指出,台灣地區目前有眾多場所因其工作或是特性需求,會有使用及存放各類公共危險物品的情況,危險物品的種類分為第一類:氧化性固體、第二類:易燃固體、第三類:發火性液體、發火性固體及禁水性物質、第四類:易燃液體及可燃液體、第五類:自反應物質及有機過氧化物及第六類:氧化性液體,以上危險物品各自的特性、救災時的滅火方式及後續處理皆不同,這些因素提高了這些使用及存放公共危險物品場所的危險性,也因此這些場所也是消防隊特別重視的場所類型之一。
今日演練模擬中興大學化學系大樓2樓實驗室因學生操作化學實驗時因操作不慎造成火警,有多名師生受傷,消防局接獲通報後隨即趕到現場,依據HAZMAT處理原則進行危害辨識、行動方案確立、區域管制、建立管理系統、請求支援及善後處理,並針對火災部分進行任務分配、現場救災人員安全管制、人命救助、高空救援、入室搜索、尋找火源、侷限火勢、滅火攻擊、殘火處理及通風排煙等,進一步建立正確的疏散、搶救及撤離模式。
演練期間模擬因爆炸造成有多人受傷,立即啟用大量傷病患處置機制,將每位傷者進行檢傷分類,依據其危險程度進行傷勢處理及送醫,將有限的醫療資源做最大程度的活用,達到有效搶救民眾生命安全的目的。
消防局同時呼籲,有使用及存放公共危險物品場所,平時應謹慎用火、用電、了解自身場所存放之公共危險物品種類、特性及存放地點並隨時保有防災意識,強化自身應變能力,確實要求消防安全設備公司施行消防安全設備檢查及維護,並讓場所人員熟悉逃生路線及逃生原則。
另外,逃生路線也不可堆放雜物及上鎖,以免妨礙逃生,平時加強防災應變準備及演練,才能將災害發生的機率及損失降至最低。(12/15*14)*消防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消防局陳先生
聯絡電話:04-2328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