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團於今(25)日舉行記者會,建議市府恢復老人健保補助並增設排富門檻。市府回應,台中市過去的老人健保費補助政策,只要年滿65歲、個人綜合所得稅率在5%以下可獲得補助。然而,目前30萬老年人口中,高達18萬人獲得補助,比例超過60%;其中近半領取補助者擁有不動產超過750萬元,年利息所得超過5萬元,排富效果已失靈,且原本依據低收、中低收入等條件補助,就已有設置排富措施,另設不免疊床架屋。
尤其,台中市老人健保補助經費從102年開辦時4.5億元,去(105)年大幅成長至11.4億元,在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勢必要調整,目前市府仍持續援助1萬6565位低收及中低收老人,同時讓全民健保回歸社會保險的意義,並使福利政策永續化,這才是民眾之福。
而今年1月1號開始,經過社工同仁與區公所的訪視調查,還增加了1711位邊緣戶長輩,領取中低老人生活津貼,幫助需要的長輩的生活不陷入困境。今年剛領到中低收入戶的黃文香女士,也感謝市府,除照顧弱勢老人的經濟、醫療外,像是在生活照顧提供更好的服務,讓她的生活無慮。
市府強調,「自助、人助、互助」是社會保險的基本精神,民眾每一分納稅錢都要用在刀口上,節省下來的經費市府會投入老人共餐、長青學苑、老人乘車補助、老人裝置活動假牙補助、長期照顧服務、建置老人送餐中心及增加居服人力等7大老人服務項目。此外,明(107)年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照2.0、長青學苑、樂齡行動教室、老人乘車補助等計畫也將增加14億的預算。
為避免因政策調整過程中,導致不符社會救助體系資格的長輩陷入困境,市府也會協助弱勢民眾經濟及醫療保障,可透過台中市各區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由社工提供專業的支持及媒合社會救助金,或民間慈善團體予以提供必要的經濟協助措施;另健保署也有多項措施,針對無力繳納健保費者,不因沒繳健保費而影響就醫權利。
此外,研考會今年4月25日至28日針對市府推動老人福利服務滿意程度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7成4的民眾對市府提供的老人福利感到滿意,更有8成5的受訪市民肯定整合健康、亞健康及失能老人服務的「托老一條龍」政策,還有高達9成3贊同市府將長照資源加入「預防照顧」規劃,從老人健康時就投入關懷照護,減少日後醫療及照護支出。
對於市府取消老人健保費補助,依民調顯示,市府取消高達三分之二老人可獲得補助的健保費補助,將補助對象僅限於「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把省下來的經費投入長青學苑、關懷據點、老人共餐、送餐及居家服務等各項老人福利服務,獲得8成3的受訪市民支持。
社會局表示,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老人健保費為一次性給付,為真正減輕年輕人的照顧負擔,增進長輩的生活品質,市府將資源「用在刀口上」,以社會投資為理念積極推動「推老一條龍」,包括配合中央推動「長照2.0政策」,並擴大長期照顧服務對象與服務項目、補助每位老人裝置活動假牙與乘車補助、補助各種社區組織申辦長青學苑、擴大老人共餐點數與人數、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以就近提供長輩在地服務等。
曾擔任本府老人福利推動委員會的江有利先生也表示,市政府的財政困境,大家應共體時艱,財源應花在刀口上,優先照顧經濟弱勢的老人是應該的。同樣的,另一位委員王健二先生也說,全民健保是在自助互助、風險分擔的理念下,照顧每一位民眾的醫療需求,有能力負擔的人應該可以多負擔一點。(12/25*14)*社會局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社會局趙先生
聯絡電話:04-22289111分機3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