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考會主委柳嘉峰今(15)日在市政會議進行「路燈陳情議題大數據比較分析」專案報告,分析1999話務中心、派工案件、人民陳情、市長信箱等接獲民眾通報路燈議題件數,結果發現106年1至10月受理陳情件數933件,比105年同期減少近500件,但佔所有陳情總件數比去年同期微幅上升1.8%。
路燈陳情樣態中,以不亮佔比65.81%最高,LED 燈泡相關問題18.33%次之,第三則為太亮佔3.19%;反映路燈不亮案件最多前三名路段為北屯東山路一段、太原路三段、北屯路。
建設局黃局長表示,路燈的陳情比例上升,其中原因在於調查期間處於水銀路燈汰換成LED燈的轉換期,施工期間造成市民不便;而針對反映路燈不亮的路段部分,人口密度越高的地方,路燈密度就越高,因此損耗率也相對較高,陳情量就會較多。
對此,市府持續嚴加控管路燈修復期間在3天內完成,不過若是因為線路、管挖問題,除了要協調台電共同處理,也會需要比較多時間;目前汰換路燈工程已陸續完成,未來,市府會在此基礎上積極精進處理效率,保障用路人安全。
為了確保路燈工程的後續保養,黃局長也指出,養工處也定期巡視檢查,此外,市府目前也與飛利浦合作,建構一套實驗性的智慧計畫,一旦路燈損壞,市府將在第一時間收到訊息後,啟動派工機制進行修復。
林市長表示,路燈無所不在,因此打造路燈成為重要的偵測器是智慧城市的目標之一,例如飛利浦在荷蘭建立的路燈系統,一旦偵測到吵雜聲,將回報提供政府評估是否為糾紛或治安事件,此案例也提供市府各局處協商參考,運用在業務推動上。
林市長也肯定建設局陸續完成水銀燈汰換成LED燈,不僅兼顧環保、省電、安全等目標,也能減少犯罪發生,未來,並應在偏遠地區持續規劃建置路燈,縮短城鄉差距。他也請相關局處結合區鄰里系統,進行「路平、燈亮、水溝通」的普查,整合在地民眾的意見,建立更好的政策。
他也說,以路燈來講,將水銀燈汰換成LED燈成為市民肯定的重要政策,但仍是市民持續關注的焦點,請建設局善用市府「陳情整合平台」,彙集市民陳情路燈的主要問題,並結合「路燈維護管理系統」通報及處理情形,進行質量分析,針對問題核心,做統一規劃及改善,並運用科學方法有智慧的處理陳情議題,以防微杜漸的方式,提供人民滿意的服務。(1/15*18)*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聯絡人:台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聯絡電話:04-2228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