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熱門公告 > 市政新聞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捷運藍線 中市府決定朝BRT方向推動

  今日臺中市議會二讀會中,議員對捷運議題十分關切。臺中市政府交通局長林良泰後會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捷運綠線繼續推動,其餘藍線、橘線、黃線、棕線與紫線(紅線為臺鐵鐵路高架化),全力推動BRT(Bus Rapid Transit 公車捷運系統),建立臺中市便捷的捷運路網。


 

  林局長表示,依交通專業關點來看,高架捷運系統沒有不好,與地下系統(MRT)相比是經費較為節省的方案,議員所擔心的是能不能在不增加經費預算的情況下,提前或是如期完工。目前相關機電標已經標出去,交通局會努力與臺北市捷運工程局溝通,加速期程進行,努力達成胡市長希望在105年可以試營運的目標。其餘藍線、橘線、黃線、棕線與紫線(臺鐵紅線為鐵路高架化),全力推動BRT(Bus Rapid Transit 公車捷運系統),建立臺中市便捷的捷運路網。

 

  林局長說明,目前捷運藍線是從火車站到東海大學,將採用BRT,總長約11.5公里,約14.5億費用。若臺中港路的BRT能夠成功,幾乎就是走平面的道路系統,未來的轉運站會設在中港文心路口,透過站體的連接,讓民眾可以無縫的從藍線轉到綠線。初步如果預算能支持,藍線的完工日期,有可能比綠線還早完工。今年會向交通部爭取細部規劃的6500萬費用,如果成功的話,明年就可以動工,施工期約需2年,若明年動工,目標在102年年底可望看到藍線通車。

 

  林局長又說,在車道部份,會考量在不影響原來小汽車通行的車道數下,來建立BRT的專用道。BRT與臺北公車專用道不一樣的地方,第一它是雙節公車、第二沒有電線,車廂可以是子彈型或是與日本JR或高鐵一致。因為臺灣從來沒有雙節公車,市府將與交通部協調修法,讓臺灣可以做雙節公車。它是水平進出的方式,透過月臺與車廂相連就像捷運一樣,讓乘客無障礙上下車,車外收費,乘客進站時刷卡,候車亭部份可以建立具有臺中特色的車站,如湖心亭造型,可以節省費用又可創造都市意象。(3/17*3)

聯絡人:無

聯絡電話:無

  • 市府分類: 交通運輸,宣導活動,便民服務,一般行政,政令政策,生活資訊,資訊管理
  • 發布日期: 2011-03-17
  • 點閱次數: 429
至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