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熱門公告 > 市政新聞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陳天陽大師刀劍紀念展17日開展 蔡副市長邀請民眾共同來欣賞

    為紀念一代嶺南鑄劍大師-陳天陽,臺中市立港區藝術中心從2月17日起至3月25日止,在展覽室C舉辦「陳天陽大師刀劍紀念展」,展出陳大師寶刀創作12把、寶劍30把,件件精采,把把獨具一格。副市長蔡炳坤今(16)日出席開幕記者會時表示,鑄劍的過程,其實蘊含人生道理,民眾可以在觀賞過程中,感受到劍、刀與人的思維、想法已經結合在一起,觀迎民眾一同前來欣賞陳大師的刀劍藝術臻品。


    2012年2月17日適逢陳天陽大師逝世一週年,為紀念這位民族工藝大師,臺中市立港區藝術中心特舉辦「嶺南鑄劍大師-陳天陽刀劍紀念展」,於展覽室C展出一代鑄劍大師陳天陽寶刀創作12把及寶劍30把,合計42把,今日在港區藝術中心舉辦開幕記者會,許多熱愛刀劍藝術的民眾齊聚一堂,市議員楊典忠、蘇麗華也共襄盛舉,一同向陳天陽大師致敬。


    蔡副市長表示,陳大師逝世當時,民眾都感到不捨,也希望是否舉辦一個展覽,感謝文化局,今天終於如期完成,從此刻開始,大家共同努力讓陳大師一生精采的藝術作品保存下來,甚至發揚光大。


    曾擔任建中校長的蔡副校長指出,對陳大師感到特別親切,陳大師也是建中校友,15歲就讀建國中學夜間部時,在臺北市植物園巧遇少林寺高僧了圓大師,一見投緣,從此,一甲子60年時光全投入嶺南派鑄劍法,陳大師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更獲得國內外肯定。


    「鑄劍的過程,其實就是人生的道理」,蔡副市長以陳大師說過的話與民眾分享,他說,十年一劍,打造一把刀不是一年二年,必須經過歲月累積,民眾可以在觀賞過程中,慢慢感受到劍、刀與人的思維、想法其實已結合在一起,觀迎民眾共同來欣賞,領略刀劍精神。


    主辦單位16日特別安排妙璇舞蹈團精采的刀劍表演,現場民眾看的驚呼連連,陳大師的兒子陳嘉宏、孫子陳重智也出席與民眾分享大師鑄劍理念,陳重智表示,阿公鑄劍相當有研究與深度,常常告誡我們做人要像刀、劍一樣,學習劍一樣檢點自己的行為,學習刀為人處世之道,要明是非、知禮義,阿公的精神一直影響我們,未來也會將所學傳承下去。


    文化局表示,展期自2012年2月17日起至3月25日止,展出包括陳大師歷屆民族工藝獎得獎刀劍作品、中華民國首屆民選總統紀念劍及1995年花費三年時間首創第一版百壽劍(為陳天陽、陳嘉宏父子共同鑄造)及各式長短刀,件件精采,把把獨具一格。


     文化局也指出,此次展出,最特別的是「承天劍」,該作品為紀念民國85年中華民國第一屆民選總統而鑄造,並贈予第一屆民選元首,意在望其承受天命、道統,以順應民心、造福百姓。此劍劍鞘特選紅豆杉製成,鞘口、護環、劍鏢分別精雕代表福、祿、壽之吉祥圖案。鞘口、護環之間兩面分別精雕「中華民國第一屆民選總統紀念』」及「承天劍」古隸文樣,相當具有歷史價值。


    「驚虹劍」則是陳天陽大師與其第三代傳人陳重智共同鑄造,也是陳大師最後鑄造的一把劍,別具意義。此外,「西漢劍」為考據1995年「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之西漢鐵劍鑄成,榮獲第一屆傳統工藝獎,也因而奠定陳天陽大師在鑄劍領域的崇高地位。


    臺灣藝術刀劍界一代宗師陳天陽,臺中市沙鹿人,生於民國29年,逝於民國100年,享年72歲,數度榮獲行政院文建會「民族工藝獎」,目前為止仍是臺灣以刀劍藝術,榮獲多次國家工藝競賽前三等獎之唯一得主。


     陳天陽大師在民國73年以「伏魔七星劍」獲第三屆民族工藝獎,並依照師父留下的劍譜,用手工以106個角度,磨出七顆星的亮度,不但實用且富藝術氣質。隨後以「戚家刀」獲得第五屆民族工藝獎,這位內外雙修的鑄劍藝師,也出版了「禪與秋水」、「三尺秋水」、「劍膽詩心」、「劍爐歲月」、「劍的薪傳」、「刀劍藝術與人類文明」等論劍書籍。


    為傳承刀劍藝術,陳大師在臺中沙鹿老家,成立「青雲鑄劍藝術館」,館內除陳列其個人創作外,也有不少長年收藏的文物;陳大師在海峽兩岸擁有高知名度,作品廣為政界人士所珍藏,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宋楚瑜先生、李遠哲博士等人都曾前往參觀並珍藏。目前陳大師一手創建的「青雲鑄劍藝術館」已由次子陳嘉宏及長孫陳重智接手管理,兩人將繼續傳承陳天陽大師的鑄劍技藝及藝術精神,並計畫將「青雲鑄劍藝術館」更名為「陳天陽鑄劍藝術紀念館」,讓世人得以欣賞到陳天陽先生遺世的刀劍藝術臻品,感受其令人景仰的大師精神。


    陳大師盡畢生之力,將全部心血投注鑄劍傳統藝術中,鑄劍著重歷史考證,對材料、造型十分講究,打造節氣絲毫不馬虎,千錘百鍊方打造出一把把刀劍,其目的係冀望藉由繼來學習者與愛好者的傳承,使民族至寶,留存永固、傳之久遠。綜觀陳天陽大師一生鑄劍大事紀,一步一腳印,為鑄劍的傳承不斷的自我期許與努力,生前秉持著「生存者,應盡生存的力量為生存者奉獻之。」及「不能把嶺南鑄劍技術絕傳,也不能把我所學的帶進棺材裡。」的鑄劍理念,為刀劍創作藝術留下令人景仰的傳奇。(2/16*8)


 

聯絡人:無

聯絡電話:無

  • 市府分類: 教育文化,宣導活動,便民服務,一般行政,政令政策,生活資訊,資訊管理
  • 發布日期: 2012-02-16
  • 點閱次數: 532
至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