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熱門公告 > 市政新聞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胡市長與學生英語對談 建議年輕學子踏出房門與人溝通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課程今(16)日移師臺灣大道市政大樓,市長胡志強與臺灣政治經濟發展英語學程的80位同學,以英語進行面對面對談,分享人生經驗與臺中市政建設;胡市長建議年輕人應走出房門,出外與人群溝通,而好的溝通不是說服他人,而是仔細聆聽,「開口前先打開耳朵!」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博士李允中表示,此次學程開放中部地區大專院校學生參加,課程全英語教學,除加強臺灣學生英語能力,也提供外籍學生更多學習管道;今天約80位學生參加校外參訪活動,來自靜宜、亞洲、逢甲、濟南等大學,其中近半數為外籍學生。

一位就讀亞洲大學的印尼籍交換學生問,BRT(快捷巴士)及MRT(捷運)真能解決交通問題嗎?胡市長以英語回答表示,臺灣大道塞車最嚴重的時刻並非平日上下班時間,而是假日晚上六點,因為沿路的幾家百貨公司生意興隆,逛街人潮不斷;臺中全市GDP在五年內成長45%,平均一年成長9%,高於中國大陸、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國家。

胡市長說,市府推出8公里免費公車優惠,培養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習慣,並進一步打造BRT及MRT,以此改善交通問題;BRT使用專用車道,每三分鐘出一班車,既快速又省時,東海至靜宜路段預計今年7月通車。

來自英國的愛德華則問胡市長對於太陽花學運的看法?胡市長表示,這反映政府與年輕世代間不只存在「代溝」(generation gap),差距已擴大為「代谷」(generation gorge),但政府應欣然接受這樣的落差,並努力了解學生的想法與訴求。

亞洲大學一位蒙古籍交換學生詢問胡市長如何成為成功人士?胡市長說,他很少對別人說如何成功,因為成功永無止盡,但他建議年輕人應「做自己」,由自己決定要成為怎樣的人,「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也有學生問他教育與工作之間的關聯性?胡市長說,西方教育對他早期擔任外交官時有很大幫助,當時的同學後來紛紛成為各國外交大使,同儕情誼協助他處理許多外交事務,也為他累積各國文化經驗,而這些經驗又在他擔任臺中市長時協助提升臺中國際化。

胡市長精彩談話獲得現場學生熱烈掌聲,一位亞洲大學二年級學生更拿手中教科書請胡市長簽名,互動熱烈;都市發展局長沐桂新、新聞局長石靜文等人也到場共襄盛舉。(5/16*15)

聯絡人: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王小姐

聯絡電話:04-22289111分機65621

  • 市府分類: 教育文化,交通運輸,市長施政
  • 發布日期: 2014-05-16
  • 點閱次數: 341
至頁頂